电影《南京照相馆》开场剧情中,照相馆金老板教阿昌冲印照片的工序,讲到各种药水,老金说“定影液里有酸水,一旦沾到皮肤上就烧烂了,一定要小心”。等到电影结尾日本摄影师伊藤秀夫露出恶魔嘴脸的时候,老金抄起定影液泼在伊藤脸上,让侵略者的狰狞伴随着溃烂永远定格。
故事发生在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大背景下,日本人想要把记录暴行的照片尽快冲印出来,阿昌被误认为是照相馆学徒,为了保命,被迫承担了照片冲印工作。全家躲在照相馆里的金老板教会了阿昌冲印技术,照片多洗一天,大家就能多活一天。
冲洗照片的过程中,看到日军的种种暴行和中国同胞的惨状,所有人都在反省——这些照片还要不要继续冲洗?他们不想做日本人的帮凶,做了就是当汉奸,但不做马上就会被日本人屠杀。
展开剩余66%就在犹豫的时候,日本人送来的底片中暴行照片变少了,“伟光正”的军人照和“善待”中国人的“亲善照”变多了。阿昌和毓秀还被要求参加了“亲善”活动,在活动上摆拍亲善照。
亲眼看见日军的变态行径,见到了罪行照片上的“不许可”印章,再加上之前阿昌知道第三方国家的记者想尽办法要把拍到的照片送出去,阿昌终于明白,日本人怕罪行照片被外界看到,他们正在用“亲善照”掩盖大屠杀的事实。照相馆里的中国人觉醒了民族使命,他们要把记录日寇屠杀罪行的底片保存好,冒险传出了南京城,也让世界看到真相。
日军摄影师伊藤是整个日本国的缩影。拍摄日军杀人的照片时,他手持相机,表情中明显带着兴奋与满足,他把镜头对准了那些被虐杀的无辜百姓。
日军让他拍摄照片是为了炫耀“战功”,伊藤拍摄出这样的照片,在他心目中,也是他的“战功”。伊藤答应阿昌,等照片都冲印完了,就给阿昌通行证离开南京城,他还说阿昌是他的“朋友”。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生命为草芥的家伙,怎么可能真的拿阿昌当朋友呢?
于是,当灭口阿昌的阴谋失败后,伊藤气急败坏地冲进照相馆,对阿昌大打出手,逼问底片的下落。老金从伊藤背后出现,说“底片在这里”,伊藤转身,定影液泼在这个恶魔的脸上,让恶魔无法再换上伪善的表情。
日本人不只在侵略战争时期掩盖罪行,美化侵略,在抗战胜利后的80年里,日本人依旧在教科书里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参拜靖国神社、在影视作品中拍摄日军“亲善”剧情歪曲历史……《南京照相馆》作为一部商业电影,也恰如剧情中泼在伊藤脸上的定影液一样,狠狠泼在了所有试图篡改历史的日本人脸上,告诉他们:不要妄想掩盖罪行,历史伤痛我们绝对不忘!影片也让每个铭记历史的中国人,通过观影更加清晰地看清日本人的嘴脸,真正做到“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电影南京照相馆
发布于:山西省配查信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