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金昌农商行与甘肃永昌农商行分别在《金昌日报》发布公告,宣布将于8月20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组建甘肃农村商业银行的相关事项。
由此,甘肃这家西部省份又要迎来一家省级金融机构。
四年改革即将落地甘肃省级农商行的筹备进程历经多年。
甘肃省内农信系统的网点覆盖了全省1229个乡镇,业务触达九成农牧民。但长期以来,部分机构受经济基础薄弱和产业调整等因素制约,资产质量存在差异。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全省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连续三年高于6%。
为补充资金、化解风险,甘肃省在2021年与2022年发行专项债券合计426亿元,支持辖内58家农合机构及省联社发展。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组建“甘肃农商联合银行”,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统一法人模式的省级农商行方案。2025年政府报告中指出,要“压茬推进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完成高风险机构退高任务”。
今年春天,农信系统的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5年将成为化险改革启动之年,并着手编制五年发展规划和配套实施方案。
筹备路径有了“新意”在全国农信系统改革中,省级统一法人与农商联合银行是两条不同的路径。前者是通过组建一家全省唯一法人农商行,集中管理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后者则保留多级法人架构,改革成本较低。
此前,国家政策对全省统一法人改革态较为谨慎。然而,近年来海南、辽宁等地率先获批并完成统一法人模式,释放出政策层面支持多元化路径的信号。这一变化为甘肃等尚未最终定型的省份提供了新的选择空间。
以河南为例,河南农商银行于今年2月挂牌开业,整合了省内多家农信机构,但尚未实现全覆盖;今年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推进2025年下半年经济持续向上向好若干政策措施》也提出,要推动河南农商银行实现全省统一法人。该路径可为甘肃提供直接的参考。
各地紧锣密鼓推进改革近年来,农信系统改革和农商行组建在全国紧锣密鼓推进。浙江、山西、四川、广西、江苏、江西等地的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已投运,贵州、湖北、陕西、广东等地正在推进筹建。辽宁、海南、河南、内蒙古等省份已完成统一法人农商行设立,吉林、黑龙江也在加快布局。
尚未公布全省改革方向的地区,也在局部探索。例如,安徽、湖南、云南部分市州已试点地市级统一法人模式,宁夏则透露已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并上报国务院。
此次金昌两家农商行启动股东大会,被视为甘肃改革进入实操阶段的信号,也是全省统一法人落地的前奏。随着筹建工作推进,省级农商行有望在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更稳定的金融动力。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配查信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